灣區英語嘉年華促文化共融
由澳門專用英語發展及推廣學會及CICE MACAU(國際教育合作中心)聯合主辦,澳門教青局協辦,國家地理學習合辦,澳門旅遊局、THRASS及澳門中華教育會支持的“第三屆SHINE LIKE STARS大灣區青少年英語嘉年華”總決賽於七月二十至廿一日假澳門石排灣公立學校圓滿舉行。本屆賽事吸引多個灣區城市參加,同時有國家地理學習的支持,為半準決賽提供了比賽題目,讓比賽更具國際認受性。
英語展示各地文化
主辦單位於預選賽中收到很多演繹不同灣區文化為主題的作品,參賽者用英語述說當中文化意義及歷史背景,讓外籍評審老師們與各位參賽者一同學習。當中包括客家茶杯舞、中醫藥文化、中國漢服、剪紙技藝、傳統樂器等。當然也不少得本澳學生介紹澳門的特色文化,例如葡式美食、葡語文化、葡國土風舞、歌曲《七子之歌》、《蓮成一家》等,其中也有參賽者以葡式花紋設計原創服裝作為參賽主題,過程中各位參賽者都充分展現出英語語言能力及不同的天賦才能,同時對不同灣區城市都有更多認知及了解,開拓思維,擴闊視野。
是次比賽邀請劍橋大學考評部港澳劍橋英語口語考官隊長Mr. Jonathan Mackay帶領眾劍橋官方專業英語口語考官擔任評委。是次比賽吸引一百多名學生來澳進行兩天總決賽,比賽小學組、初中組及高中組合共設置六十多個獎項。活動於七月廿一日進行頒獎禮,並邀請劍橋大學考評部港澳劍橋英語口語考官隊長Mr. Jonathan Mackay、澳門旅遊局組織計劃及發展廳廳長馬裕玲及澳門教青局語言推廣中心主任梁麗珊等擔任頒獎嘉賓。
比賽中主要獲獎師生包括:小學組金星獎:李翊銘(澳門培華中學),銀星獎:李卓越(澳門婦聯學校),銅星獎:洪凱彤(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初中組金星獎:譚皓賢(澳門勞校中學),銀星獎:張芯慈(澳門培華中學),銅星獎:高子涵(珠海市文園中學)。高中組金星獎:劉柏妍(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銀星獎:趙唯怡(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銅星獎:李兆培(澳門粵華中學)。小學組最積極參與學校獎:婦聯學校,初中組及高中組最積極參與學校獎:澳門濠江英才附屬英才學校;小學組最佳指導老師獎:王曉珊老師(澳門婦聯學校)及鄧婷殷老師(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初中組最佳指導老師獎:施蘊庭老師(澳門粵華中學)及高佩瑩老師(澳門聖保祿學校),高中組最佳指導老師獎:方芷琦老師(澳門聖保祿學校)。











最新消息
“第三屆SHINE LIKE STARS大灣區青少年英語嘉年華” 國家地理學習合辦增添活動專業性及國際認受性 灣區文化交融 學生闊眼界
【本報訊】由澳門專用英語發展及推廣學會及CICE MACAU (國際教育合作中心) 聯合主辦、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協辦、國家地理學習合辦、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THRASS及澳門中華教育會支持之“第三屆SHINE LIKE STARS大灣區青少年英語嘉年華”總決賽於2024年7月20至21日假澳門石排灣公立學校完滿舉行。本屆賽事一如既往吸引了多個灣區城市參加,同時有國家地理學習的支持,為半準決賽提供比賽題目,讓比賽更具國際認受性。
主辦單位於預選賽中收到很多演繹不同灣區文化為主題的作品,參賽者用英語述說當中文化意義及歷史背景,讓外藉評審老師們與各位參賽者一同學習。當中包括客家茶杯舞、中醫藥文化、中國漢服、剪紙技藝、傳統樂器等。當然也不少得本澳學生介紹澳門的特式文化,例如葡式美食、葡語文化、葡國土風舞、七子之歌、歌曲蓮成一家等,其中也有參賽者以葡式花紋設計原創服裝作為參賽主題,在過程中各位參賽者都充份展現出他們的英語語言能力及不同的天賦才能,同時讓他們對不同灣區城市都有更多的認知及了解,開拓思維,擴闊視野。
是次比賽邀請了劍橋大學考評部港澳劍橋英語口語考官隊長Mr. Jonathan Mackay帶領一眾劍橋官方專業英語口語考官擔任評委。是次比賽吸引100多名學生來澳進行兩天的總決賽。比賽小學組、初中組及高中組合共設置了六十多個獎項。活動於7月21日即席進行頒獎禮,並邀請到劍橋大學考評部港澳劍橋英語口語考官隊長Mr. Jonathan Mackay、澳門旅遊局組織計劃及發展廳馬裕玲廳長及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語言推廣中心梁麗珊主任等擔任頒獎嘉賓。
主要獎項包括:
小學組-金星獎:李翊銘(澳門培華中學);銀星獎:李卓越(澳門婦聯學校);銅星獎:洪凱彤(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
初中組-金星獎:譚皓賢(澳門勞校中學);銀星獎:張芯慈(澳門培華中學);銅星獎:高子涵(珠海市文园中学)
高中組-金星獎:劉柏妍(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銀星獎:趙唯怡(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銅星獎:李兆培(澳門粵華中學)
小學組最積極參與學校獎:婦聯學校
初中組及高中組最積極參與學校獎:澳門濠江英才附屬英才學校
小學組最佳指導老師獎:王曉珊老師(澳門婦聯學校)及鄧婷殷老師(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
初中組最佳指導老師獎:施蘊庭老師(澳門粵華中學)及高佩瑩老師(澳門聖保祿學校)
高中組最佳指導老師獎:方芷琦老師(澳門聖保祿學校)
灣區英語嘉年華促文化共融
【本報消息】由澳門專用英語發展及推廣學會及CICE MACAU(國際教育合作中心)聯合主辦,澳門教青局協辦,國家地理學習合辦,澳門旅遊局、THRASS及澳門中華教育會支持的“第三屆SHINE LIKE STARS大灣區青少年英語嘉年華”總決賽於七月二十至廿一日假澳門石排灣公立學校圓滿舉行。本屆賽事吸引多個灣區城市參加,同時有國家地理學習的支持,為半準決賽提供了比賽題目,讓比賽更具國際認受性。
英語展示各地文化
主辦單位於預選賽中收到很多演繹不同灣區文化為主題的作品,參賽者用英語述說當中文化意義及歷史背景,讓外籍評審老師們與各位參賽者一同學習。當中包括客家茶杯舞、中醫藥文化、中國漢服、剪紙技藝、傳統樂器等。當然也不少得本澳學生介紹澳門的特色文化,例如葡式美食、葡語文化、葡國土風舞、歌曲《七子之歌》、《蓮成一家》等,其中也有參賽者以葡式花紋設計原創服裝作為參賽主題,過程中各位參賽者都充分展現出英語語言能力及不同的天賦才能,同時對不同灣區城市都有更多認知及了解,開拓思維,擴闊視野。
是次比賽邀請劍橋大學考評部港澳劍橋英語口語考官隊長Mr. Jonathan Mackay帶領眾劍橋官方專業英語口語考官擔任評委。是次比賽吸引一百多名學生來澳進行兩天總決賽,比賽小學組、初中組及高中組合共設置六十多個獎項。活動於七月廿一日進行頒獎禮,並邀請劍橋大學考評部港澳劍橋英語口語考官隊長Mr. Jonathan Mackay、澳門旅遊局組織計劃及發展廳廳長馬裕玲及澳門教青局語言推廣中心主任梁麗珊等擔任頒獎嘉賓。
比賽中主要獲獎師生包括:小學組金星獎:李翊銘(澳門培華中學),銀星獎:李卓越(澳門婦聯學校),銅星獎:洪凱彤(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初中組金星獎:譚皓賢(澳門勞校中學),銀星獎:張芯慈(澳門培華中學),銅星獎:高子涵(珠海市文園中學)。高中組金星獎:劉柏妍(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銀星獎:趙唯怡(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銅星獎:李兆培(澳門粵華中學)。小學組最積極參與學校獎:婦聯學校,初中組及高中組最積極參與學校獎:澳門濠江英才附屬英才學校;小學組最佳指導老師獎:王曉珊老師(澳門婦聯學校)及鄧婷殷老師(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初中組最佳指導老師獎:施蘊庭老師(澳門粵華中學)及高佩瑩老師(澳門聖保祿學校),高中組最佳指導老師獎:方芷琦老師(澳門聖保祿學校)。
灣區青少年英語嘉年華總決賽報名
七月石排灣公校舉行 接收預選賽作品
灣區青少英語嘉年華總決賽報名
【本報消息】澳門專用英語發展及推廣學會、國際教育合作中心(CICE MACAU)主辦,國家地理學習合辦的“第三屆Shine Like Stars大灣區青少年英語嘉年華”總決賽,將於七月二十至廿一日假澳門石排灣公立學校舉行。今屆賽事分為小學、初中、高中三個組別,即起至五月廿四日接受報名及提交預選賽作品。冀藉此讓大灣區學生互相學習交流、提升英語語言能力,為青少年構建以英語向國際述說中國特色文化的舞台。
活動由教青局協辦。活動發佈及簽約儀式昨日下午三時假澳門雅辰酒店舉行,教青局課程發展及評核處長鄭錫杰,旅遊局商務旅遊及活動處長陳志輝,澳門專用英語發展及推廣學會副會長葉頌聲,國家地理學習亞洲資深總監Michael Cahill,國際教育合作中心創辦人及執行總監傅美褀,活動籌委執行總監黃潔凝等,以及本澳非高等院校代表出席。
葉頌聲、黃潔凝表示,今屆比賽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文化作參賽主題,結合參賽者個人才藝拍攝影片作預選賽。為提升比賽的整體專業水平,邀請國家地理學習為合辦單位,提供資源及專業指導,並委派專家學者加入賽事的評審團隊,提升賽事的專業性及社會認受性。
比賽優秀作品將製作成特色電子教材,計劃於大灣區學校推廣,鼓勵教師於課堂上作示範教材,延續大灣區各城市文化交流,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打破英語學習屏障。此外,得獎學生及教師除獲得獎金及獎狀外,還特設“國家地理學習”兩日一夜露營遊,讓得獎教師及學生走進天然教室,用英語學習大自然知識及野外求生技能,享受露營樂趣。
活動上,澳門專用英語發展及推廣學會、國際教育合作中心及國家地理學習進行簽約儀式,為共同推廣大灣區文化、提升粵港澳青少年英語學習興趣及能力等合作。
Macau schools urged to encourage students to speak English more often
More than 200 students from cities in the Greater Bay Area participated in a youth English language competition. One of the organisers highlights the remarkable performance of the contestants and suggests that schools in Macau should encourage students to speak English more often by organising more interactive activities in class.
“第三屆 SHINE LIKE STARS 大灣區青少年英語嘉年華”舉行簽約儀式
由澳門專用英語發展及推廣學會及 CICE MACAU (國際教育合作中心) 聯合主辦、澳門教育及青年發展局協辦、國家地理學習合辦、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旅遊局、THRASS 及澳門中華教育會支持之“第三屆 SHINE LIKE STARS 大灣區青少年英語嘉年華”總決賽將於 2024 年 7 月 20 至 21 日假澳門石排灣公立學校舉行。活動主辦及合辦單位於 4 月 8 日假澳門雅辰酒店舉辦活動發佈及簽約儀式,邀請粵港澳教育界嘉賓及本澳非高等院校代表出席,場面熱鬧。
本屆比賽以粵港澳大灣區城市文化作為參賽主題,結合參賽者個人才藝拍攝影片進行預選賽。主辦單位冀望透過是次比賽,讓大灣區學生能夠彼此學習交流,提升英語語言能力,為青少年構建以英語向國際述說中國特色文化的舞臺。
此外,為了提升比賽整體專業水準,主辦單位邀請到國家地理學習為合辦單位,為半總決賽提供資源以及專業指導,同時國家地理學習將委派專家學者加入賽事的評審團隊,進一步提升了比賽的專業性以及社會的認受性。
主辦單位表示將會為比賽優秀作品製作“SHINE LIKE STARS 粵港澳大灣區文 化特色電子教材”,並計畫于大灣區學校推廣,鼓勵老師于課堂上作為示範教材, 延續大灣區各城市文化交流,鼓勵學生大膽嘗試,打破英語學習屏障。此外,得 獎學生及學校老師除了獲得獎金及獎狀外,主辦單位特設“國家地理學習”兩日 一夜露營遊予得獎者,包括學生交流團及老師交流團作為獎勵,讓老師及學生能 夠走進天然教室,用英語學習大自然知識及野外求生技能,享受露營樂趣。
有見及此,主辦單位澳門專用英語發展及推廣學會及 CICE MACAU(國際教育 合作中心)與國家地理學習於發佈會後進行簽約儀式,為共同推廣大灣區文化、提 升粵港澳青少年英語習興趣及能力、為澳門旅遊加教育創造更多積極因素,助力 澳門世界旅遊休閒中心建設,為澳門教育板塊走向經濟多元化發展等目的作為合 作協定方向。
大灣區青少年英語嘉年華7月本澳舉行
(澳門電台消息) 第 3屆大灣區青少年英語嘉年華,決賽將於 7月在本澳舉行,參賽者將以英語就大灣區城市文化作演講。
合辦活動的專用英語發展及推廣學會副會長葉頌聲表示,期望參賽者透過英語演講,向國際講述中國歷史文化和故事,促進大灣區學生交流,讓大灣區與世界建立聯繫。他又稱,今年 (2024年)適逢新中國成立 75周年及特區成立25周年的雙慶年,學會將把握機遇講好中國故事。
另外,學會聯同澳門國際教育中心與外地的教育機構簽署合作協議,提升粵港澳青少年英語能力,助力澳門建設世界旅遊休閒中心。(譚偉浩 黃翠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