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test News

灣區英語嘉年華(Shine Like Stars)澳生獲佳績 -2023年6月2日媒體報道

灣區英語嘉年華澳生獲佳績

 

    澳門專用英語發展及推廣學會及國際教育合作中心合辦,教青局協辦、旅遊局及澳門中華教育會支持的“第二屆SHINE LIKE STARS大灣區青少年英語嘉年華”總決賽於五月二十七至二十八日假石排灣公立學校舉行。在比賽題目中加入更多推廣灣區城市文化、美食、建築、藝術及傳統等元素,用英語介紹各灣區特色,讓世界各地對灣區城市有深入了解的機會,將灣區各特式文化推向國際。

    比賽邀請劍橋官方專業口語測試官擔任評委,吸引五十四名澳門學生及一百六十二名內地學生參賽。小學組及中學組別分別設置至Shine Top Stars一等、二等、三等、四等及五等獎各一名、一等優異獎五名,二等優異獎五名及三等優異獎五名。

    本澳學生在比賽中勇奪多個獎項。小學組得獎者:一等獎施宇軒(澳門培正中學);中學組得獎者:一等獎酆伊涵(澳門濠江英才),其餘獲獎名單從略。

灣區青少年英語總決賽(Shine Like Stars)昨舉行 -2023年6月2日媒體報道

【本報消息】由澳門專用英語發展及推廣學會及CICE MACAU(國際教育合作中心)聯合主辦,澳門教青局協辦,國家地理學習合辦,澳門旅遊局、THRASS及澳門中華教育會支持的“第三屆SHINE LIKE STARS大灣區青少年英語嘉年華”總決賽於七月二十至廿一日假澳門石排灣公立學校圓滿舉行。本屆賽事吸引多個灣區城市參加,同時有國家地理學習的支持,為半準決賽提供了比賽題目,讓比賽更具國際認受性。

英語展示各地文化

主辦單位於預選賽中收到很多演繹不同灣區文化為主題的作品,參賽者用英語述說當中文化意義及歷史背景,讓外籍評審老師們與各位參賽者一同學習。當中包括客家茶杯舞、中醫藥文化、中國漢服、剪紙技藝、傳統樂器等。當然也不少得本澳學生介紹澳門的特色文化,例如葡式美食、葡語文化、葡國土風舞、歌曲《七子之歌》、《蓮成一家》等,其中也有參賽者以葡式花紋設計原創服裝作為參賽主題,過程中各位參賽者都充分展現出英語語言能力及不同的天賦才能,同時對不同灣區城市都有更多認知及了解,開拓思維,擴闊視野。

是次比賽邀請劍橋大學考評部港澳劍橋英語口語考官隊長Mr. Jonathan Mackay帶領眾劍橋官方專業英語口語考官擔任評委。是次比賽吸引一百多名學生來澳進行兩天總決賽,比賽小學組、初中組及高中組合共設置六十多個獎項。活動於七月廿一日進行頒獎禮,並邀請劍橋大學考評部港澳劍橋英語口語考官隊長Mr. Jonathan Mackay、澳門旅遊局組織計劃及發展廳廳長馬裕玲及澳門教青局語言推廣中心主任梁麗珊等擔任頒獎嘉賓。

比賽中主要獲獎師生包括:小學組金星獎:李翊銘(澳門培華中學),銀星獎:李卓越(澳門婦聯學校),銅星獎:洪凱彤(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初中組金星獎:譚皓賢(澳門勞校中學),銀星獎:張芯慈(澳門培華中學),銅星獎:高子涵(珠海市文園中學)。高中組金星獎:劉柏妍(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銀星獎:趙唯怡(澳門濠江中學附屬英才學校),銅星獎:李兆培(澳門粵華中學)。小學組最積極參與學校獎:婦聯學校,初中組及高中組最積極參與學校獎:澳門濠江英才附屬英才學校;小學組最佳指導老師獎:王曉珊老師(澳門婦聯學校)及鄧婷殷老師(聖若瑟教區中學第五校),初中組最佳指導老師獎:施蘊庭老師(澳門粵華中學)及高佩瑩老師(澳門聖保祿學校),高中組最佳指導老師獎:方芷琦老師(澳門聖保祿學校)。

團體辦英語比賽冀推廣灣區文化 -2023年5月27日媒體報道

                                          資料出處:澳門廣播電視(tdm.com.mo)

主辦單位拜訪教青局
介紹"SHINE LIKE STARS大灣區青少年英語嘉年華”

專用英語發展及推廣學會會長傅美祺等日前拜訪教青局,獲非高等教育廳長張子軒等接待。雙方探討如何善用澳門語言教學資源平台、提升學生語言能力等。

傅美祺介紹學會過去的會務工作,以及今年度活動詳情。包括將於五月舉行“第二屆SHINE LIKE STARS大灣區 青少年英語嘉年華”,計劃年底舉辦“大灣區教師學術研討交流會”。

教青局代表鼓勵學會善用澳門職業教育活動中心及語言教學活動中心的場地設施,利用多個不同教學主題教室,讓教學內容達到更理想效果。建議由本澳學生擔任親善大使,以英語或葡語,與來自不同地區學生遊學交流, 說好“大灣區“故事。

雙方期待為澳門未來的語言教育發展作貢獻,讓澳門學生、教師融入灣區文化,在全球化時代中更好適應和提高國際競爭力。

國際教育合作中心拜訪旅遊局局長
介紹「大灣區青少年英語嘉年華」及「旅遊+教育」項目

為配合特區政府推動旅遊業及新興產業的聯動,結合“旅遊+教育”的發展方向,促進澳門社會的旅遊、教育及文化發展,本地教育機構國際教育合作中心負責人傅美褀博士,日前一行共四人拜訪旅遊局,獲旅遊局局長文綺華,組織計劃及發展廳廳長馬裕玲等熱情接待。

傅美褀博士分享機構透過組織國際英語認證考試,吸引內地小學及中學學生來澳參加考試,考前培訓班,過去兩年在五星酒店會議廳舉辦了多場考試,接待了學生及家長近十萬人次,據了解其均逗留澳門兩至三日,有助帶動澳門經濟及旅遊收益。

關口全面開放後,國際教育合作中心將積極推動「大灣區青少年英語嘉年華」及遊學團活動,讓灣區學生與本澳學生進行交流。此外,計劃今年邀請國際知名教育學者來澳舉辦大灣區教師學術交流、講座、研討會,促進教育語言文化行業發展。各類型活動將各地語言人才在澳門聚集,加強不同文化及教育交流,從而帶動本澳旅遊經濟發展。 

局長文綺華保持開放態度,支持本澳教育機構與各地城市來澳舉辦“旅遊+教育”活動,未來期望與教育團體加強交流。